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视频资讯看展插画专题公开课

《色彩琐谈》

艺术家 央视网 2014年09月22日 18:0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49 在装饰、戏剧、绘画、广告上所用的色彩,大体与局部都应该有主宾之分,一般,在大体上所用的主色是鲜明突出的,宾色与主色是调和或刺激的,但也有少数主、宾各色仅在局部作对比,而从大体上,却不易觉察色彩中的主、宾关系。

    50 利用镜内的反影,既可以矫正姿势和线条,又可以对照浓淡和色彩,因为人们往往由于习惯而发生错觉,但在镜中便可看出问题。

    51 使用和配合色彩,不可单凭主观,有时以为这样的配合是适当的,但结果偏偏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效果,甚至和希望相反,所以应当反复试验,修改了再修改。色彩的效果是千变万化的。

    52 使用和配合色彩也不能全凭客观,因为过于客观,自己就一无主张,就不能得到要配的色彩。所以自己先要作一假设,再根据这个假设,以客观的态度去试验,以求达到期望的效果。

    53 绘画上设色有并列法和调和法两种,并列是把两种或多种颜色并列在画面上,稍远看去,会拼出另一种色感。例如黑白二色一点一点的相间点着,远看,黑白色点会拼成灰色的感觉;如果把蓝黄两色相间点着,远看会拼成绿色的感觉。调和法是把两种或多种的颜色,在调色碟或板上互相调和均匀后,再画到画面上,例如把黑、白两色调成灰色之后或把蓝黄两色调成绿色之后,画到画面上去。并列法是色、光的混合,调和法是颜料的混合,色光混合比颜料混合的颜色较为刺激,颜料混合比色光混合的颜色较为含蓄,各有优缺点,点彩派属于并列法,古典画属于调和法。

    54 严格地说,调和也是并列,二者之间不过是点子大小的区别,如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灰色,仍是黑白的点子,绿色仍是蓝黄的点子并列着,不过肉眼看不出罢了,即使是颜色在画面上的并列,也须视画幅的大小而定,画幅大的,并列的点子就大,画幅小的,并列的点子就小。宣传画要远看,故并列的点子可大,三色版彩印要近看,并列的网点就细,若以三色版的网点印刷用于招贴,就觉得精神不足。并列点子的大小,须视其需要而定。动手画油画时,有如镶嵌画,经过几遍加工,大色块变成小色块,直至调和为止。

    55 用鲜明颜料不一定能画出鲜明的画,尽管将颜料中除去黑灰色不用,画面仍可能是灰暗的。因为色彩鲜明的画,并不是用鲜明的颜色就可以画出来的,而须通过巧妙的组织,利用色彩间的对比、调和、相互烘托出来的。

    56 一般人总喜欢按照个人的习惯和爱好去画或选用配色,但画成后效果未必很好,这是因为他对色彩的看法有了框框,不能消除成见和客观地观察景物的缘故。

    57 我们随便问一个人:远处的森林是什么颜色,他必答是深绿色,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所说的深绿色,是他在近处所见的颜色,是他的习惯成见,其实他现在所见的是青灰色。

    58 远处明亮的颜色,假使离得愈远,就显得愈红而暖,反之,远处深暗的颜色,则愈远愈应带青灰色。这是空气的透视原理造成的。

    59 如果摒弃成见,通过写生的实践,客观地去辨别色彩,就对么?我们说,那也是靠不住的,因为我们的视觉感官也未必靠得住,物体的颜色会因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同一颜色,在天明、天晴时看,就不一样。

    60 那么怎样正确辨认颜色呢?那就要经验与理论并用,客观与主观并用,譬如画红日东升、青山远树,一方面凭实际见到的颜色去写生取得经验,另一方面则要研究空气的透视原理,知道它所以是青的道理,一个是经验,一个是理论,客观与主观二者结合起来就有把握了。

    61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完全不同,色光的混合愈多,则愈增光辉而近于白;颜料的混合含色愈多,则愈近于黑。光带上位置距离比例相同的三色光,如红、绿、青相混时,则变白;若以颜料的红、绿、青相混合,则成黑。青、黄两色的光相合而成白;青、黄颜料相混则成绿,所以画水彩画如果一次次地加,就易变成黑色。点彩派与印象派,把几种颜色用极小之点或线交互配列,亦能见其混合的色与色光的混合相同。

    62 颜色愈是修修改改就愈趋于灰黑,所以颜色蘸在笔上及从笔上移到画面上,不要调得过分,乘其恰到好处,不加修改,才能显得鲜明。

    63 有一种着色的方法,我姑定它为“边沿法”。边沿法就是把颜色在物体沿边画得深一些,内中画得淡一些,使其沿边的深色与内中的淡色从色光上混合出折衷的颜色。譬如画夕阳,既要画得红,又要画得明而淡。如单画红不觉明亮,单是画亮则必多加白,那样虽明,但是淡红,又不明显,顾此失彼不能两全。若以沿边加红,中间减淡,便可使其色光互配,既红又明,“边沿法”不独可应用于发光的太阳,即如树隙中的蓝天,衣服的褶皱,都可应用此法。

    64 色与色的配合有一种自然的规律,它们都想还原于色彩本源的太阳白光。我们看某色时,常以补色的感觉补足其色以成白光,例如见到红色,眼晴便会自然而然地求其补色的绿,因为红绿相配便成白光;又如红和橙黄并列时,它们的补色即为绿与青,再找绿与青之邻色,它们就是互成补色的黄与紫,可见当看红与橙黄的时候,因二色而生绿与青,因绿与青又生邻色的黄与紫,而一切颜色都跃动于隐约之间,它们好象是自由自在地在寻求什么,其实不过是想达到再现而已。
  
    65 视网膜上所映种种色彩都有微妙的相互作用,画画的人不应忽视,例如:靠近青色(带紫味的青)必偏于黄,靠近绿色必偏红,靠近黑色必觉得明亮,这就是余色、补色的关系。

    66 紫色为青和红相混的色,也是冷与暖的结合,照例紫色波长比青色的短,速度也较快,温度亦低于青,但为什么我们反觉紫比青暖呢?这是因为紫色为相反两极端的色勉强结合,即冷色的青和热色的红结合,乃产生紫色,它有红色的兴奋,青色的冷静,所以紫色予人以不宁的感觉。

    67 用色夸张可以使人精神振奋,这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这张画或这件美术品用于何处,挂在何处。大致远看而又较大的画幅,可以画得比原物更为奔放、强烈,精细近看的小幅作品,用笔就要求比较细致。

    68 世界上任何色彩都是相配而成。主张工细的人,容易把颜色画得琐碎,以致缺乏统一的调子;主张豪放的人,易把颜色乱涂,以致缺乏准确性。前者画成一张花纸,后者画成一团堆满的颜色。其实粗与细只不过是表现方法的不同。细也能画得令人精神振奋,粗也能表现生动准确,它们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69 一般地说画广告画的人喜欢用色夸张;画国画的人每多喜欢用色沉静素雅;油画工作者喜欢厚涂鲜明颜料,各有特色。

    70 着色时应视颜料、纸张和性能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现技法。画国画和水彩画时,因颜料薄可以快速;画油画是因颜色粘故慢;画钢笔和铅笔画都用线条轻擦。这是因为颜料性质的不同而异其方法。

    71 我们的眼睛,无论看什么东西,都能看得清楚,这叫做“适应作用”。在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在光线暗黑时,瞳孔放大,以便搜集最理想的光线。瞳孔不但会自己放大缩小,而且水晶体也会随时改变形式。这样好的眼睛,我们在野外作写生画时,一会儿远看景物,一会儿近看画幅,随心所欲,非常如意,这是照相机所办不到的。那末这“适应作用”岂不是很好的优点么?但是优点固然是好,其中也发生了问题:为了到处适应就要到处清楚,而到处清楚的画,并不是好的图画,不过是杂陈的图谱罢了。事实上,我们看一处风景,注意了近的,远的当然模糊不清,和照相摄影并不两样,非但景物的清晰问题如此,就是浓淡与色彩也不例外,所以作画时,对于浓淡色彩,远近粗细,应保持眼睛观察的第一次印象,不要以在不同时间数次观察为标准,更不能以想象代替所见(专指写生而言)。这是作画的忠实态度。但有时故意根据一定意图画的作品那是例外了。

    72 色彩感觉都与色彩温度有关,光带六色中如用寒暑表来研究,紫及青色在寒暑表上几乎不上升,至绿而始升,至黄又升,至红则升得最高。这种温度高低也影响心理上的感觉。

    73 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其后发现了橙,由橙而进于黄,由黄而绿、而青、而紫,都以太阳光带六色的次第渐进。也许人类将来还会发现现在所不知的色彩。上古时代人们只辨红色,所以红色早有定名。也有人对青与绿分不出名称,或用同一名称称呼它们。善于学习的人对色彩区分得更多,不善于学习的人只看得见寥寥几种颜色,辨别不出细微层次。经常练习之后可以渐趋熟练。所以印刷工人善于分辨色彩,有经验的炼钢工人能够从火的颜色来辨别其火候程度,这都是由于长期实践,使眼睛对于色彩逐渐习惯的缘故。

    74 一切活跃在我们眼前的物象的色彩,并不单是物体的固有色,所以,如以颜色来表现在光线下面的物象,那就不必拘泥于物象的固有色。譬如画一黑色衣服的人,如果着重描绘其固有色,那岂不是把衣服上受光部分及阴暗部分都要除去,结果就画成一块黑色平面,既无绉纹或凹凸的区分,也无质感的表现,所以,要表现明暗质感、有绉纹的衣服,不是完全用固有色就可以表现好的。

    75 物体的固有色需借助光的照射,通过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后,才能显现出来。

    76 色与色和谐地联结着就是调和,色与色互相鲜明地对比着就是刺激。我们既要刺激又要调和,美的色调是完全由所配置着的各种色调合奏而成的。

    77 眼睛先看白而亮的东西后,再看黑而较暗的东西,就会觉得第二次所看的东西要深一些,反之,先看黑暗而后看白亮的东西,会觉得白亮的东西更白更亮。这是因为眼睛看白亮的东西以后产生疲劳所致。

    78 各种绘画方法与装饰技术,应善于利用色的效应。画画的人常有意识地在某种颜色的旁边,添上适当的别的颜色做陪衬,以使该色“豁然呈露”或改其色彩。一幅挂在壁上的画,亦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中,第一是射入室内的光或打的灯光,其次是室内各物上反射出来的光,最后是人的视觉,由于画旁的各项衬托而发生变化,如在看画的片刻以前,因曾注视其他物体,故视觉又受其色彩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我们所见的画,当然不是原来的颜色了。所以挂画时,应使照在这幅画上的光与绘画时的光有同一强度,同一性质,画旁陪衬的各物,最好按照绘画者的意向来布置。

    79 任何优美的画图所产生的色彩效果,都是由于色光的复杂而巧妙的配置,就象交响乐的演奏,所听到的,是共同混合的声音(弹钢琴时,十指弹出的是各个不同的声音),故单色表现总不及复色的表现丰富,而且这复色并不是各种颜料在调色板或盘上调好之后画上去的,而是由于画上种种不同的颜料互相排列辉映而生出共同色感。

    80 色彩学中有所谓“标准的变更”,怎么叫“标准的变更”呢?这就是说当我们画一幅画或布置一景时,先要择定画中或布景中、某一色块或某一物的颜色明暗作为标准,其余各物,都以这一物的颜色明暗作为准绳,就是说,将指定的标准物与旁边的东西作比较,是浓还是淡,是鲜明还是晦暗,就有所根据了。因此我们就把这叫做“标准”,标准是不能随便变更的,如果标准变更不定,就无所谓标准了,就象用英尺量身,用公尺裁剪,当然做成的衣服不会合身,因为标准本身就两样的缘故,我们观察物体的色彩的浓淡,由于受光的刺激,造成眼睛的疲劳或因偶然的幻觉造成错误,因而在不知不觉间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得的效果只能是“散乱”,没有标准,怎么能画好或布置得好呢?!所以,应当有标准,而且既定了标准就要遵守,不应随便变更。

    81 关于“标准的变更”容易产生“幻视”一说,举例如下:月亮接近地平线时,看起来似乎大一些,月亮初升时,是一个很清楚的橙红色的大圆形,衬托着远处的树木或房屋,显得轮廓格外分明,其实,此时的月亮,并不比当顶时大,但很难使人相信,为证实起见,可以取一枚五分的镍币,放在离眼睛一定尺寸的地方,使其刚刚可以遮住月亮,不论是对着水平线上方,还是对着高高的天空,都恰好把月亮遮住,因此说明月亮并不时大时小,而月亮之所以使人感到时大时小,是由于标准的变更所造成的幻视。

    82 颜色可以分出纯色、复色、余色。纯色即光带中的各种颜色,复色为其余的各色,余色为两种色光相混而能变成白光者,譬如黄光与合度的青光相混即可发生白光,这两种色,就称余色。余类推。

    83 衣服及背景的色彩必须注意余色和补色的关系。

    84 颜料的混合所得的结果与色光混合不同,黄光与青光混合时可得白光,然而黄色颜料和青色颜料相混合时就会呈现绿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黄色颜料从白光中吸收或扣除黄色和绿色之外的一切色光,而青色颜料则从白光中吸收或扣除青色和绿色以外的一切色光,故未被两种颜料所吸收者只有绿色,换句话说,混合颜料时混合物的颜色是未为各成分吸收的颜色。

    85 红色之所以为大多数人所喜爱,其故有二:(一)红色象血,为人类最初之装饰,因为赤血创痕,可在敌人面前夸其勇敢,异性面前炫其威武,其后遂成为华丽、夸耀、热烈的象征。(二)红色直接与人类生存的生理原因有关,红色的光波最长而最缓,也最暖,所以红色可以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

    86 红色的光波长而缓,青色的光波短而速,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类快与不快的感情与脉搏有一定的关系,快感由于脉搏迟缓而强,不快由于脉搏快速而弱,这种生理、物理现象与光波快慢极相符合,所以青色不宜代表兴奋的感情;红色不能代表冷静、沉着;绿色不能象征威武,紫色不能象征热诚。这种色彩效果与在光带中的位置和温度高低有关。

    87 练习审别色彩,并不一定要在作画之时,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要随时注意,便可看到它丰富的变化。

    88 作画时,应努力掌握所绘对象的色彩变化规律。譬如同一红色置于绿色旁则显著;置于淡红色旁则调和;罩以淡绿纱则显冷;罩以黑色纱则显热;日光中视之则鲜明;灯光中视之则晦暗。说明色彩随时都因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89 人穿衣,画装框,家具搬入室内,演员走上舞台,树上开了花,平原上建了屋,天上飘着云,处处都有色彩的影响和关系,故在处理前,应想到根据原理和试验来作决定。

    90 物景中虽有各种色彩,但应有一个可以把物景中各种色彩统一起来的总的色调,也称调子。由于人们在辨别色彩时,常易为成见所误,故宜在极短时间内去辨别或掌握色彩或从侧面去观察(指对景物的色彩,不宜注视过久,须兼看旁边的色彩,两相比较)。

    91 油画用色,对于淡色、白色、明亮的光,宜厚涂;而对浓色、黑色、暗晦部分,宜薄涂。

    92 画水彩画时,不用铅粉,而是利用白纸底色来代替,故画中最白的地方或人象高光之处,都要留空白,不可事后涂上白铅粉,因为白颜料本身色调和纸的色调不同。有时水彩画亦有使用铅粉的,但那不是一部分最白处用铅粉,其余部分亦当用不透明的粉末,不过这就成了水粉画了。
 
    93 绘画颜料,就是颜料中混以胶、干酪素、甘油、亚麻仁油、石腊、腊硬化油等舒展剂而成。仅就绘画颜料的种类来说,就有胶画颜料、油画颜料、水彩画颜料、彩色粉笔、蜡笔、油漆、印刷颜料等等。

    94 不要把绘画颜料与染料混为一谈,绘画颜料的微粒分散在水中是不溶解的,如将液体倒在玻璃器皿中,对着阳光,便可看见浮游着的颜料粒子;染料则相反,它是入水就溶,即使对着阳光映照也没有微粒子存在,特殊的染料还能在水以外的液体中溶解,如在酒精及油中。

    95 胶画颜料在上古时的埃及,已很常见,多被用以绘染壁画偶象。意大利古代壁画也往往多用胶画颜料制作,制作方法有二:其一为颜料与蛋白及无花果树白粘液调成的混合物;其二为颜料中加蛋黄制成,而在此等主剂中再加牛乳、蜜胶、浆糊、树脂等作凝固防湿剂,加白葡萄酒、酸液等作防霉剂。

  • 资讯
  • 看展
  • 插画
  • 设计
  • 视频
  • 专题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书画图集


860010-1121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