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视频资讯看展插画专题公开课

解开韩美林创作的“世纪之谜”

艺术评论 央视网 2015年01月21日 16:5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院院长 何家英:

       有句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对韩美林的认识是他是搞设计的,搞装饰画,从小猫小狗认识他,于是停留在那个看法上不动了,这对于韩美林真正了解吗?不了解,后来他的变化太大了。

       他不是从中国画入手,但他容纳了非常丰富和厚重的传统元素,从设计、装饰又有书法、又有文字、又有中国传统的那些艺术元素入手,变化着、衍生着,不停留在 过去的小猫小狗上。他是非常有天分的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悟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东西,很快就能掌握形式规律。他将设计带进了绘画当中,当他用起毛笔或者是 刷子来玩弄水墨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不像我们背着这么沉重的传统笔墨的负担,下笔小心翼翼,他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是个人性情的书法,他画画是非常快活的事 情,开个会,他也送给人家。他画水墨画没有任何的杂念,完全是当时的灵感、当时性情的驱使。在艺术上,他是全面爆发的一个人,雕塑、设计、陶瓷、陶艺、布 艺、民间、书法、紫砂、水墨……他就是一个大艺术家。韩美林不仅仅是大师,还是一个巨匠,为什么用巨匠这个词来评价?巨匠除了有着别人无法达到的水平之 外,还有一个达不到的数量,我们说他简直不是人,因为那种释放出来的能量太大了,我觉得没有一个艺术家有他这么大的创造性。

       在欧洲我们看毕加索,我们看米开朗基罗,他们有着巨大的创造性和巨大的能量。但韩美林的丰富性还要高于毕加索,而且还有一点不同:那颗纯真的童心别说70 岁,到90岁也不会泯灭。正是因为纯真的童心焕发了无穷的创造力,这是艺术家的源泉,他的艺术和人格是统一的,整个创造过程是完善的过程,我觉得这是特别 可贵的。

       今天的展览,几张摄影作品,为我们解读他的作品,特别是他对于人体的了解,一下子提供了一个参照。我们不仅仅知道了他在艺术形式上的那种规律性创造,而且看到了他的眼睛,他的视觉角度。

       低俗娱乐泛滥的时候,认识韩美林、解读韩美林有着特别崇高的意义。

       作家 魏明伦:

       召开韩美林研讨会有特殊的意义,而且我感觉这个会姗姗来迟了,包括美术界对于韩美林艺术的研究、宣扬都稍稍迟了一点。韩美林与孙中山、鲁迅、曹禺一样,个 头都不高,可是他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堪称巨子。美林是鲁迅式的、孙中山式的、曹禺式的,而我们现在炒作得很厉害的那些人,在历史上是真正的 矮子。

       我和韩美林认识20多年了。我们常常说“一朝一夕”,而他换招换得十分巧妙,一年一招,或者一个阶段一招,他不断创新,从形式到内容。他创造“天书”出 来,我马上送他一副对联:“天工作美,书画成林。”上面是天书,下面是美林。大约20年前,我专门写了他的手,他用受伤之指塑造了盖世之年,甚至写“天 书”写出了血。戏剧界都歌颂梅兰芳的手,我觉得我们应该赞美韩美林的手指。

       真正的美,真正的高雅,真正的文化,韩美林体现得相当具体,相当典型。我们应该宣扬韩美林的创造精神,这种为文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在今天低俗娱乐泛滥的时候,认识韩美林、解读韩美林有着特别崇高的意义。

       他爱公众,爱人民,爱祖国,爱共和国。这是他成功的根基。

       钢琴家 刘诗昆:

       我是一个外行,因为我是从事音乐的,但我还是愿意讲几句。作为他几十年的老朋友,我在外行当中还算半个内行,因为我非常酷爱美术,音乐和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记得刚打倒“四人帮”的时候,看到美林的画,我常常想:这是中国画还是外国画?1978年,我到美国去,美国风靡韩美林的作品,一幅小画能卖三千美金, 中国人喜欢,美国人也喜欢。到了1979年,我第一次到美国演出,带了一幅妹夫给我的韩美林的作品,卡特总统看了以后说,这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画家。当时老 一代的画家有人说韩美林是离经叛道,也有画家觉得他是继承创新,与黄苗子讨论后,我觉得韩美林不是离经叛道,他是继承中外古今历史,是天才、多才、罕才、 奇才,黄苗子先生给他加了个“怪才”,意即他也是一个异类,不过这都是肯定的话。

       对于他的画,我总结一个词:广博全大。他的涉猎范围太广了,你说他是什么家?画家?书法家?雕塑家?陶艺家?摄影家?文学家?他的书法写得很好,散文和杂 文也很好,像他这样博古通今者,中外少有。也有人说他是杂家,一般说杂家都是贬义,但我觉得他精深高尖,从他的绘画和雕塑里,可以看到远古壁画的影子,看 到青铜器的造型,看到唐三彩,看到近现代抽象艺术……太多太多了。他创作了那么多的作品,都是好东西。好的艺术永远是崇尚真善美。

       再讲一个“爱”字。从小的方面来讲,他很爱朋友,爱我这个朋友,爱每一个朋友,爱他的家人;往大的方面说,他爱公众,爱人民,爱祖国,爱共和国。这是他成 功的根基,表现了他的精神品格,没有这种爱心,没有真善美的情感,就没有真善美的表现愿望和表现手法,艺术也就达到不了这样的境界和高度。作为美林的老朋 友,我对他非常崇尚,非常尊敬,常常自叹不如,他是大师,我是勤匠。

       今天这个活动,不仅仅是对美林老师艺术成就的弘扬,也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做了具体的工作。希望金字塔里面更多位于塔座的人能够往塔尖上升,弘扬高雅文化艺术。

       现有的分科对于他来说太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格局,这个格局还没有建完。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宋建明:

       我是韩美林老师的学生。1979年,他到我们学校讲课,我听到他非常感人的故事,也看到他非常精湛的技巧,他还教我们如何欣赏音乐。看到他的示范,我感觉 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人缘特别好,让周边的人感觉很愉快,画室里那种感觉更让我向往。那个时候我非常关注他,一路上观察他的变化。后来我做了美术研 究,也想用理论模式研究韩老师,于是寻找他的至高点,跟踪了30年,始终没有找到,他还在不断建构,这就变成了一个话题,变成一个谜。30年一路走来,我 们也听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我在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我想,大家开始认识韩老师的时候,正是中国文化凋零的时候,他是以《山花烂漫》、《在人间》等 小书出现的,后来他又画了很多挂历。人们的思想往往停在那个时间段,已经不太认识他后来的变化了。

       韩美林现象是今天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要考验当代的学人、艺术家对于韩美林的研究力、发现力和建构能力,考验我们这一代人的评价能力,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现有的分科对于韩老师来说太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格局,这个格局还没有建完。

       今天我们很惊讶地看到他的摄影作品,在他的画室里面我们还看到他向中国漆艺渗透,向山水渗透,他的储备非常强。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组织更强大的研究团体,研究韩美林现象。

       学界需要重新认识韩美林。

  • 资讯
  • 看展
  • 插画
  • 设计
  • 视频
  • 专题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书画图集


860010-1121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