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美术市场 >

海上画派:被低估的艺术富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15:34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新华网


锘�
锘�
锘�

  7月17日西春拍“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中,第164号拍品海派大师任伯年《华祝三多图》起拍价8000万元,不负众望地受到收藏家追捧,叫价一路上攀,最终以1.6675亿元成交,刷新其的个人拍卖纪录。

  7月初落槌的朵云轩春拍,海派精品专场的102件新海派精品拍出了3295.79万元。据书画鉴定家华明说,拍卖从上午一直拍到半夜,盛况空前。而更早一些时候,6月12日上海拍卖行以1545.6万元成功拍卖海派名家吴湖帆《春江泛舟》横披,每平方尺单价达376.97万元,一举刷新吴湖帆画作成交额和成交单价两项纪录。

  在以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领军的近现代书画市场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海上画派作品的价格也在悄然上涨,成为近现代书画领域一个富有潜力的投资洼地。上海海派美术馆馆长、收藏家万峻池表示:“多年来,海上画派作品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近一年来海派书画作品的上涨,是其应有价值逐渐被藏家所发现和认可的必然结果。”

    成就不输于清代书画

  海上画派诞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通商之初。此时形成了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潮,使得的城市化空前壮大,成为真正的“五方杂处”之地。经济的发达使得很多画家也来到上海定居和发展,因此正如华明所说,海上画派的开创者们大多数并非上海本地人,如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都来自浙江,虚谷是安徽人,只有钱慧安是上海宝山人。

  程十发先生曾有“海派无派”的说法,其实这正是海派的一个特点,即海纳百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和古今艺术的精华。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将“风起云涌大时代”、“古今中外大融合”、“南北画家大汇聚”、“海派画风大流通”四点归结为海上画派兴起的时代背景。

  海上画派成员众多,时间跨度久远,风格流派多样,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画派。早期的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等大家不用说,识者还往往津津乐道于解放后上海成立中国画院时的盛况。

  当时上海中国画院男画家50位,女画家9位,加上院长丰子恺,正好60个人,因此也有海上画家六十家的说法,基本上可以涵盖海上画派的精英。这些都是职业画家,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的大家,如伍蠡甫、邵洛羊。今年3月刘旦宅去世,有评论者认为标志着海上画派的谢幕。至此,当年的六十家除了陈佩秋之外,均已不在人间。

  但陈克涛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海派仍将继续存在。因为与当年海派初创时相比,现在上海的情况虽有变化,但产生海派的背景或者说延续海派发展的背景并没有变化。海派本来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讲究创新,现在也是如此。

  华明则对海上画派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海派书画不一定可以宋元书画相比,但并不输于清代,“近现代书画,尤其是山水画,如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是传统山水画的最后辉煌”。

  举例来说,傅抱石的抱石皴、黄宾虹有理论指导下的特定画法、吴湖帆的水墨和青绿的合璧、以及晚年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这都是前无古人的画法。

 被严重低估的富矿
  万峻池从13岁就开始涉足海派书画的收藏家,已经收藏了几千件海上书画精品。谈起这几十年来的收藏经历,万峻池至今唏嘘不已。“长期以来海上画派被严重低估了,”他表示。而这一看法恰好与陈克涛的观点不谋而合:“海上画派是一座值得大力开发的富矿、金矿。”

  21世纪初的时候,万峻池就参加了嘉德的拍卖会。拿他的话来说,当时谢稚柳、刘旦宅的作品也就十几万元一幅,而金陵画派的钱松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二流”,却要拍到几十万,李可染的一幅画更是要上百万元。万峻池心想,究竟是这些艺术家无能,还是我们这些收藏家无知?他觉得答案应该是后者。

  怀着为这些自己心目中的海派大家正名的冲动,2003年,他撰写出版了《画坛巨匠——海派画家33家》一书,介绍了包括赵叔孺、孙雪泥、朱屺瞻、张大千、江寒汀、陆俨少、唐云、谢稚柳、程十发、刘旦宅等33位海上画坛的巨匠。

  这些年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以齐白石为领军人物,今年5月,白石老人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了4.255亿元的天价。而齐白石和徐悲鸿都很崇敬的任伯年的作品,在今年西春拍前,除了可数的几件上过百万外,平均价位都只有区区几十万元,对此万峻池认为不可思议。

  这种价格的倒挂并非孤例。万峻池说:“陆俨少单幅作品价位达到上千万元的时候,谢稚柳的作品只有10万元左右一幅,说起来两位大师在艺术成就上本不相上下,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实在不可理解。”

  谈起海上画派被市场低估的原因,万峻池分析,这说明了我们的收藏家还缺乏专业水准。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市场是需要引导的。

  2003年,嘉德春拍上拍刘旦宅的《金陵十二钗》。当时刘旦宅的作品单幅一万元左右,因此这幅作品估价仅为16到20万元。但在万峻池心目中,刘旦宅作品的价格上升空间很大,根本不止这个数。因此在现场,他和另外一位竞拍者杠了起来,一直将价格顶到了85万才罢手。事后,对方气呼呼来找他,质问他什么意思,万峻池却不慌不忙地对他说:“如果您觉得买贵了,可以80万元卖给我。”

  如今十年不到,刘旦宅的单幅作品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倍。事后这位藏家有一次又见到万峻池,不得不翘起大拇指,佩服他的眼光。

程十发《傣族婚庆图》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郭谕

热词:

  • 艺术台
  • 艺术品市场动态
  • 海上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