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随杨再春先生学习书法,后来结识了张守涛先生,我又向他学习中国画。开始我没太在意他的书法,因为每次到他画室总是谈画。时间长了,来往多了,我才发现老师的书法有很多独到之处,例如对字体的结构,整幅作品线条疏密构成关系的把握,总是既传统又很新颖。所以每次请老师看画时,我就带些书法让他点评,他的点评总是使我眼前一亮,找到新的努力方向。
老师的书法主要取法于篆、隶、魏碑各家,以及唐楷。他说年幼时,开始自己选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可是爷爷却总是让他写《麻姑仙坛记》、《东方画赞碑》和《张黑女》,开始不理解,可是慢慢的写多了,体会出了这其中的奥秘,逐渐感觉到了颜字的开张和力度,魏碑的精到和温雅。上学时又写王羲之、文征明、赵孟頫的行书,在和胡佩衡学画时又认识了宁斧成先生,学了一时期篆刻,这又偏爱上了金文、篆字和隶书。
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是在扎实的工夫中让你感觉到很有新意。九十年代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就说:“你老师的书法里有文化,总是能做到法度映然又新意惊拔,独树一格。”最近在一次活动中,我又听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叶毓中先生讲:“守涛的书法有新意,出自篆隶之间,隶中含篆、篆中含隶。”
老师的作品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他题画的字,大多是在行书中融入了魏碑和隶书的笔意,尤其是点和捺的处理,笔笔送到,在奇宕中不失雅正;其隶书常有篆意,在转折处圆润而端正,增加了作品的静气和灵气,这在《心经》、《谓城曲》中都可以明显的体会到;其篆字中又常含隶书的笔意,《大象无形》的横幅中就可以看到隶书行笔的痕迹,作品在端庄中多了几分意趣;老师还有一些很现代的作品,如《花好月圆》等,这些都与他是有成就的画家和他总能保持一种年轻、进取的心态所分不开,在这些作品里,篆字在古雅苍浑中圆转而又流动,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气息。
老师广博的知识和学养,使他的书法一露面就能惊世,我衷心的祝福老师健康长寿,为我们留下更多更美的画作和书法作品。
陈强新(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艺术社社长)
壬辰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