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画廊 >

艺文同宗 传承发扬

——新时期海峡两岸的美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17:42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富春山居图》,在海峡两岸引起快速的连锁反应,先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3月15日表示,欢迎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来台北故宫展出,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则表示,浙江省博物馆已经做好赴台展出的准备,只要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就能去台湾展出,更希望与台北藏“无用师卷”合壁展出,两岸画家也立刻回应,已做好充分准备将之临摹完整。其实,早在1999年7月,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公凯、教授孔仲起、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会长史元钦、台湾著名国画家李奇茂等30多位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就联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

       一、两岸美术交流现状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和台湾政治坚冰的逐渐溶化,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的转机。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美术界的美术交流也不断深化发展,从美术展览、出版、教育以及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展开。根据不完全统计,尤其数十年来,两岸美术交流已逾千次,合作方式也日趋多元开放,各种美术活动异彩纷呈。无论是画家个人讲学、举办展览,还是各门类的综合展览的互动,以及日趋常态化的美术学术论坛等,都呈现出两岸的美术交流正突破个人或民间团体领域的局限,开始扩展为官方美术机构之间交流,这种变化反映出两岸美术界对艺文同宗同源的认可,并将之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努力致力于两岸的美术发展,实现中华美术屹立于世界的宏愿。

       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1981年造访大陆,成为1949年之后台湾画家到内地访问的第一人。他后来不断的巡展和演讲,影响到内地现代水墨画艺术的发展。台湾版画家廖修平致力推动现代版画教学,1992年,他在南充主办版画研修班,强调中国现代版画必须具有民族性,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和民间绘画,表现自己民族的感情。他以自己作品拍卖所得资金设立“廖氏版画奖助金”作为中国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三版展获奖作品的奖金,以奖掖后进,在中国版画界有着广泛的和持久的影响。还有像江明贤、李锡奇、蔡云呈、杨英风、杨奉琛、陈显栋、萧勤、黄光男、黄磊生、庞均、贺慕群、林中行、邵幼轩等众多台湾知名画家在中国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和研讨会。一些台湾艺术家将作品中的精品捐赠给大陆美术馆,在两岸美术交流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

       同样,自1989年12月大陆著名画家刘海粟赴台举办画展,大陆各个画种的许多画家都赴台举办过展览、访学和参加两岸艺术交流座谈会。祖国大陆一系列经典大师的作品在台湾展出,引起台湾美术界和民众的巨大反响。2000年11月,台湾邀请“李可染艺术世纪大展”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2002年4月,中国美术馆和北京荣宝斋收藏的齐白石画作精品启程赴台湾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齐白石大展”;为纪念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百年诞辰,2006年下半年,台湾举行了为期3个月的“傅抱石百年大展”。著名画家苏天赐、吴冠中、杜大恺、吴山明、俞晓夫、杨力舟、王迎春等都曾在台湾举办个展或联展;大陆各省市美术家也纷纷组团在台湾举办画展。

       近十多年来,两岸美术展览已经涵盖了造型艺术的各个门类和画种,规模也不断扩大,并且由个人转向机构合作,并在海峡两岸相继推出,将两岸美术交流与合作引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迄今为止,台湾在大陆最大规模的美术展览是2006年9月1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台湾美术发展1950―2000”展,台湾111位艺术家的121组件作品来到北京,该展览呈现了台湾美术半个世纪的演进面貌,使大陆全面了解流动而立体的台湾地区艺术断代史;而中国美术馆策划汇聚了大陆艺术家108幅油画于同年10月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其主题为“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年来的中国大陆油画”。2007年11月,中国文联与台湾文艺协会联合主办“世纪初艺术——海峡两岸绘画联展”则聚集海峡两岸59位艺术家的108幅作品在中华世纪坛现代艺术馆亮相,2009年6月在台北和高雄相继展出。2008年8月,台南举办“形色对话――两岸油画大展”;2009年5月,由中国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讲?6?1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在台湾美术馆开幕,展览主题“讲?6?1述”探讨两岸当代艺术在叙事面向的多元展现与特殊质地,涵盖平面绘画、雕塑、空间装置、摄影、动态影像等各式媒材。

       海峡两岸美术的教育交流更是交互频繁,两岸学校互派讲学、合作研究、研修学习等专业交流愈益增多,并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延伸,两岸各个艺术院校互派美术专家和学者互访教学和访学,学术界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的研讨,共同推动中国的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成立于1998年的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主要交流两岸中小学美术教育。每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学者与教师的互访研讨会,以促进两岸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发展。199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随后相继在上海、广州等地展开了数次成功的活动。2005年8月,中国设700万奖学金欢迎台湾学生到祖国大陆求学,表达了中国对台湾学子的极大善意和殷切希望。祖国大陆的艺术院校的大门始终向台湾地区敞开,欢迎着来自台湾的艺术学子。现在,大陆的各个艺术院校,有数量不等的台湾学生正在求学,以求个人未来的艺术发展。2007年7月10日,“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在四川美术学院正式启动。该计划基于华人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为艺术新人搭建交流和展示舞台,共同提高年轻一代的美术水准。高等艺术院校实践类硕博士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中央美院与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以及台南艺术大学共同合作的项目“海峡两岸五岳看山活动”最早开始于2006年,至今已先后举办三次。在大陆开展的两次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研究生对五岳及其周边文化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写生,随后举办展览及研讨会;2006年9月初,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江明贤率两位教授及11位博士生来京考察,双方就美术创作、教学、研究进行了讨论。开始了中华两岸美术学博士生创作交流活动。2007年11月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晓凌研究员带领该院美术学博士生交流团回访台湾。2008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领衔,率领该院画家和博士班学生前往台湾参加油画展览和座谈会。

       两岸美术理论的学术活动一直保持着密切接触。尤其是美术史论的学者互访讲学频繁密集,两岸院校之间的艺术史学者互相邀请已成为院校日常教学组成部分。2003年10月,台南大学举办“海峽两岸艺术史与考古方法整合研讨会”,邀请来自海峡两岸的在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的台湾学者11名、大陆学者18名加以探讨;2007年12月7日,由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台湾师大美术系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台湾美术史座谈会”在台北召开;2008年9月1日至2日,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会、台湾成功大学在台南举办“2008两岸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大陆学者讨论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产业发展关系。旨在促进海峡两岸美术交流的“台湾美术专业人士大陆交流访问团”,2005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在深圳、广州、上海和北京,就大陆当代美术发展状况等进行了专业考察交流,并与大陆学者邵大箴、王镛等于2005年4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探索两岸交流新风貌研讨会”共同探讨两岸美术,在加强馆际与校际交流、专题研究、竞赛观摩等内容达成了一些共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两岸学者多次携手研究课题,不断讨论和反思中国美术史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台湾美术史学者李霖燦、张隆延、高木森和庄申等人,以及石守谦、李铸晋、萧琼瑞等作品出版,为大陆美术学界熟知;台湾学者加入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行列,如陈清香、林保尧、颜娟英等;大陆的知名学者的作品也逐渐受到台湾学界重视。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的“中国现代美术暨现代性”研究课题邀请台湾学者、中国和香港以及海外学者,共同研究中国艺术的现代性的问题,将包括台湾美术在内的中国美术研究纳入一个更大的多学科合作框架进行,以一个全球化的视角观察和定位中国现代美术,在西方艺术话语一统天下的境遇中,寻求中国现代美术的话语权。

       两岸的美术馆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对话机制也逐渐形成和展开。前面举例的几个重要展览活动就是两岸著名的美术馆精心策划而成;2005年,第一个以台湾画家命名,并主要展出台湾画家捐赠画作的美术馆——林其文美术馆在福建省长乐市开馆;2008年4月,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与台湾最大的民营美术馆长流美术馆签订协议,义结金兰,缔结为姊妹馆。

       在艺术产业及其艺术市场方面,两岸民间的交流和合作也非常密切,一系列讲座论坛的举办,使两岸文化产业合作迈向新台阶。2008年11月28日,“海峡两岸艺术产业互动与发展论坛”、“海峡两岸艺术产业论坛”等系列讲座论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岸艺术经营和管理者都表示,海峡两岸的艺术产业只有密切合作,才能走向双赢。 

       二、进一步加深两岸美术交流的建议

       在海峡两岸美术交流中,双方美术界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美术在现代化思潮推动下的不断演进,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却也构成了有别于世界其他艺术的中国美术的独特景观,并且在不断地交流中融合和积淀为新的中华文脉。因此扩大和深化两岸美术交流与合作,力争常态化、制度化成为迫切的需求。

       1.厘清两岸美术交流项目,确立有建设性的交流活动,并集中人力和物力统筹安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操作。充分挖掘、利用双方文化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各种渠道,开展更多活动,并且逐步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2.梳理两岸美术交流的历史,探索研究两岸美术交流的模式、梳理两岸美术交流的学术和思想理路,通过研究两岸美术创作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以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差异认同、相互借鉴、相互激励,最终谋求中国美术的健康发展。

       3.合编中国现代美术史。由于60年的隔阂,在双方编撰的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著作中都有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为今后两岸美术交流造成盲区,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美术史全局的研究和认知。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设两岸美术交流网站,搭建充分展示两岸美术资讯的平台。

       5.开辟美术产业新渠道,拓展合作新机制。

热词:

  • 时期
  • 海峡
  • 两岸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