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 |
大营七宣村哑巴文化文字 |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云南大理,彝族浓郁深厚的民族文化令人惊叹。
在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大营七宣村有着世代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哑巴文化、舞蹈、音乐、乐器、手工刺绣、民间服饰、用具、语言、文字、壁画等。
土陶工艺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以上,土陶制品如生活用具,工艺品,建筑材料等广泛用于民间。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祥云县禾甸大营村都举办隆重的“彝族文化哑巴节”。 “哑巴节”是大营彝家山寨世代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通过跳哑巴,能给当地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六蓄兴旺、避邪免灾;能给客人带来吉祥、平安和财运。
![]() |
大营七宣村民的彩绘 |
座落在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东部的边远高寒山区的民族特色村――大营七宣村,有50多户人家,全部是彝族,“哑巴节”2009年被列为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哑巴节,吸引了近7万多观众,当你看完全部的表演之后,你会为村民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而震撼。
在这里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非常高,全村男女老少都是“哑巴”文化的传承人,村里还成立了彝族“哑巴”文化传习所,通过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传承保护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