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艺术台 > 中国书画类艺术家 >

附骥杂说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8日 18:20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曾有十年远离书坛。说清高也好,言作态也罢,只有自己最清楚,其实抽身的只是名利场里的喧闹和浮躁,对于书法,从未远离。

       来去皆因舍不下。在书坛人微言轻,但一些话不吐不快。


       书是小道,亦是大道

       想起工作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回欧阳中石先生出境,剪辑完的片子里,给先生打的字幕是“书法家”。我看到后建议同事换个说法。在我心目中,用“书法家”是远远无法概括欧阳先生的渊博学识的,而如今动辄把“书法家”这个称呼当做一种名头、一种职业,不光形容今人,更以此定义古代文化大家,在我看来实在有些可笑。

       从“二王”到颜、柳、欧、赵,从褚遂良到苏轼、黄庭坚,直至现当代的林散之、启功、沙孟海诸先生,有哪一个是只钻研书法、只精通书艺的“偏才”?要成为书法“家”,首先必须是文化“大家”。

       与诗歌、绘画等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不同,书法是抽象的艺术,更是综合的艺术。唐代张怀瓘形容书法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说的正是其“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无色而具绘画之灿烂”的精妙。也正是这种符号性、抽象性,以及对美更具普遍性、概念性的表达,决定了无论是书法的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需要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功底作铺垫。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钟繇的十个字,点出了书法艺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表现意义,书家正是用一管笔,在时空和虚实之间穿行,留下超越历史之外的对生命的体悟。于是,我又想起了南朝王僧虔提出的“神彩”说——“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道重“风神”,大概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内在精神特质。

       是的,就因为书法超越“形”与“象”,在形式之外,更看重的是其追求的“气韵”,所以正如张怀瓘所说,“研美功用者居下”,真正的大家是“有风神骨气者”。

       而恰恰是这作为精魂的风神气韵,不是只“专心”于书法本身的“书匠”能胜任的。所谓“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字里的精神,正是写字人的精神所传递上去的。所以,必有基于大量知识而得的“文化”,在文化之上对内心与外界的深刻理解,在理解之后对世界、对生命的体悟,才能“意在笔先”,才能落笔便是姿态横生,便有气度超迈。

       对欣赏书法者而言,亦然。

       记得小时候大人给我讲神话故事,说造字的仓颉有四只眼睛,能洞穿天地,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来。又讲故事说,蔡邕在嵩山学书时,夜晚于朦胧之中,有人传授给他一本《九势》,之后此人便在顷刻间消失无踪。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在国人心目中,书法不光是艺术那么简单,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内中藏有天地精神、宇宙玄妙。因此要想能看到寥寥几笔中的气象万千,胸中没有丘壑,定是无法参透的。

       所以,书法,又不是书法。

       一来,书法与绘画、音乐、舞蹈一样,是表达内心与外界体悟的一种手段、一个渠道。纵然,得心应手的技艺是表达情感和理解的介质,但如果缺乏了体悟本身,空有笔一管、纸一张、技艺几分,从心无所得,那手又何从应呢?

       二来,我联想到戏曲界,早年戏班文武场里打鼓的先生,必要把场上的其他行当都学会了,方能打出一手好鼓,这在梨园叫“六场通透”。而工业文明开始后,一切以效率为先的“泰勒主义”大行其道,分工似乎就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车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请注意,毕竟书者不是“写大字”的工具,而作品亦非纯以劳动量定价值的“产品”,那些无法量化的精神、气韵,在这个匆匆向前的世界里弥足珍贵。艺术,还是应该走向“综合”的。

       我反对为欧阳先生只打上“书法家”的名号,因为,“书”是小道,又因为,“书”是大道!


 

热词:

  • 附骥杂说
  • 李纯博
  •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