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艺术台 > 画廊 >

关于水墨风景画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8日 15:06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锘�
锘�
锘�

       这里所说的水墨风景画按传统中国画的分类来说应当属于山水画的范畴。而在中国画中,山水画的发展可谓最快和最全面,在山水画的发展史、艺术史论与各种表现技法上也最为完整和系统。山水画从唐代就开始独立成科,技法上经过历代画家不断创新、发展、改造与积累经验,已渐趋成熟。当然,这种成熟并不是某个画家一朝一夕突然创造的,而是众多画家继往开来,潜心探索而逐步取得的。山水画到了五代、北宋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当时名家辈出,各自成派,竞芳斗艳。初唐的独立成科与晚唐的各种皴法的出现,对山水画的发展来说可算是一个里程碑,为今后山水画的再度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五代、北宋山水画可归纳为三大流派、即荆浩、关仝写太行山色,李唐与郭熙写黄土高原,董源与巨然多写江南山野。因为他们描写对象的不同,所以也产生了许多相应的表现 方法,包括各种树法与山石皴法。范李用笔坚实,用墨厚重,有北地沉雄气象;李郭用笔遒秀,用墨轻灵,得淡霭奇妙之致;董巨则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一片江南景色,他们的技法给今后的山水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说明了绘画技法的产生是源于生活,因对象而异。季节不同,景色亦因技法处理也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明四家”—沈、文、唐、仇均为苏州人,合称“吴门画派”。他们大多写江南的抒情山水,以表达主观意趣为主旨,对自然风光作理念化的加工,寄托理想、抒发情思,籍以自娱,技法上大旨透露出文人画的秀雅格调,布局舒朗,线条细润,墨色清淡,皴法短斫。这类山水画展现了他们泛学诸家及探求精微的态度,在推进文人画的抒写心灵,传情达意和情景交融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后来一段时间,“四僧”在艺术上的爆发力和创造性以及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和卓著的,基中石涛是最富代表性的,石涛凭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汪洋纵恣的艺术才能,勤奋不辍的探索精神以及特有的人生感受,打开了一个无限瑰丽的审美世界。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举凡沉雄奔放、苍茫刚健、清新典雅、博大宏深、简约澹远、清旷幽邃,尤其是艺术风格的奔放、使其运笔不粘不滞,不板不刻,灵动松活,驱使自然、信笔勾涂、随意点染—所有这些,仍为现代人所推崇与学习。再有,石涛所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思想,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为后人的研究及治学也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财富。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风貌与风光也在变化,画家的绘画技法当然也会随之不断地创新、发展。然而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即景与情的结合还是永恒的。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的产生又与画家对事物的观察深度有关。就我自己来说吧,因为长期生活在苏州,对拐弯抹角的水巷与水乡风光不但熟悉而且有着深厚的情感,于是就产生了表现水乡风情的欲望和竭力去寻找能够表现它的方法。尽管中国画有着富有表现力的各种皴、擦、点、染、线描……等手段,但这一切与自然万物相比又显然很不够了。在古代,苏州名人荟萃,画家云集。明代的吴门四家更是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的代表,到了清代,许多大家都曾在苏州居住过。然而,却很难从他们及古代诸家的作品中找到表现现代苏州风貌的范本。古老、典雅的园林是苏州的骄傲,因为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然而我却更爱姑苏水乡的自然与恬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好像一条美术馆的长廓;那水边各色各样的小楼庭院,临水的花窗与扉门,供人洗衣的驳岸与石阶,飘着袅袅炊烟的渔舟……本身就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使人流连忘返。有时甚至连每一小块已经剥落了的露出了砖石的粉墙,那砖石上大小不同各各色彩的斑迹,那由于长年雨水流淌而形成的绿苔与苔上的杂草……都可以使您想起画面上变化无穷的墨韵与色彩,乃至过去那种深沉的岁月与历史。 

       我真诚地热爱自己的故乡——苏州,我对自己长期生活的地方有着特殊的思维和感受,我也很想把它从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于是我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寻找,在笔、墨、色、水中漫游、碰撞,……慢慢地,就形成了我现在的面貌,我觉得用大墨块与线条,大色块与点彩,泼彩与皴擦的对比使用好像更能表现姑苏的情趣与印象。诚然,这仍是一种尝试,我认为中国画的发展既需要“纵的继承”,亦需要“横的移植”。同样,自己亦不愿以同样熟练了的技巧去表现无限的意境,而是寻求通过多种技法与工具的同时运用去表现客观世界的性灵。 

       因为我学习绘画是从素描训练开始的,所以素描中所提倡的整体观念至今仍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在自己作品中最为关注的地方。中国绘画给画面的整体表现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例如中国画提倡“以墨为主,墨分五色”。而墨色本身就为画面提供了一个极为深沉而典雅的整体色调。可想而知,墨色通过水的渗和,分成各种层次并蕴藏着画家的纯真情意,在富有韵味的宣纸上流淌,给人的感觉是何等的自然、柔和和舒坦,正如一位评论家在谈到水墨画时所说:“作为表达真切感情的艺术,能熨贴和抚慰人们的心灵,能使人们获得一个非常可贵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世界,从而使人们从中得到精神的寄托与审美的满足。”

 刘懋善 

2000年5月于听枫园

责任编辑:高慧

热词:

  • 关于
  • 水墨
  • 风景画
  •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