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提 要:
“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是根据题材内容来分类的。对它的阐述,应有几个方面,内容和主题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从绘画的入世性和出世性切入,追溯绘画的起源和功能的演进,揭示田园山水画在内容方面的时代特征。由于田园山水创作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多见自然宁静的意境,它既保持着绘画的入世性一面,又有着出世性一面。因此,田园山水的内容本质当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这是题材特点所决定的。而入世性与出世性对于绘画作品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代,家园情结、生态理想自然地成为田园山水画的两大重要主题。
关键词:
田园山水画 生存与审美 绘画的入世性与出世性 入世与出世之间 家园情结 建设生态乐园的理想
虽然在21世纪来临之际才出现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词,但事实上古代早就已经有了田园题材的山水画,现当代则更多,并出现了专攻田园山水的画家。田园山水画为什么会产生和发展?它的主题思想和内容特征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得从绘画产生和演进的过程说起。
田园山水画内容的渊源
田园山水画的产生经过了漫长的准备期。远古时代,人类在长达1400余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并未想到过需要绘画。这说明绘画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肢体功能、思维器官的进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智慧认识的成熟、物质条件的改善到了一定程度,人类才有了审美的需求。绘画诞生于人的审美能力和兴趣,而它的关注点却一开始就与生存有关。对于人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纵观中国和世界的岩画资料,题材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都是人和动物。因为食物、安全、生殖等生存要素,最受人的关注。所以说“人对有利于生命的事物最容易产生美感,这是一个美的深层因素。”[1]只要有人类存在,它就不会改变。虽然道德可以使人在某些特殊场合忽略生存,但最终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生存。
所以,处于文化蒙昧阶段的人类虽然创造了绘画,但对于山川风景却长期视而不见,迟迟没有入画。山水画到汉代中期才出现萌芽,田园山水就更晚了。不难理解岩画中为什么没有农耕题材,因为那时尚未进入农业时代。就是对植物的关注也极少,只见于连云港将军崖石刻,那已经是距今只有5000余年的时候了。[2] 人没有认识的东西,当然不可能画出来。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是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艺术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野到文逐步演化的。一个题材,它首先必须纳入人的视线,形成审美认识,然后才能诉诸于作品。而作品须要得到观众的欢迎,方可产生连续反应。所以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源于画者与赏画者双方面的兴趣,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初期的绘画反映了人类获得更多生活资料的理想,那么绘画用于巫术祷神,则是祈求平安福祉等生存的理想;而后来的“使民知神奸”、“成教化、助人伦” [3]则是为社会安定和谐而效劳。凌烟阁绘画的功臣,是对英雄的歌颂;宫廷衣服器物的装饰,是统治者权威的象征。这些都是实用的、入世的绘画。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的儒家思想,它的仁爱、有序、积极、乐观,也影响着入世绘画的内容和主题。
到了晋宋之际,山水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还寄托了人的情感。那时绘制和欣赏者开始觉得需要环境美,于是山水被作为背景来烘托人物。在晋代之后,山水画才逐渐独立为一个画科。山水画科从独立、发展而成熟,并占据中国画坛重要地位约达1400余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它昭示着人类对于艺术美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变。南北朝宗炳的“畅神”之说,明确了绘画在实用之外的审美功能。现今能看到的最早山水画是隋初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是自然美与人们愉快心情的融合。山水画表现了大自然的蔚然深秀、山川的宏伟崇高、高士隐逸的桃源胜境,一开始就是一种相对出世的绘画。而到明清,出世型山水更多,更远离尘世生活,有些画家还以墨戏为目的来作画。老子的虚静无为、庄子的物我两忘、竹林七贤的傲物出世、陶渊明的避世为乐、佛教的定心发慧等思想,融入了山水画这个载体,得到了形象的发挥。如果说入世性的绘画激发了人类对生活的信心,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出世性的绘画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更高远、更深邃、更空灵的境界。它以潜在的力量使人们的心境更宁静,因而立足点更高。人有了这样的襟怀,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并作出正确的抉择。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对艺术的认识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是很大的进步。
田园山水画产生于山水画的成熟期。在唐代以后,绘画发展到一个实用、教化、审美、自娱等多功能并存的阶段。各门类异彩纷呈,具体的作品也各有其明晦深浅不同的主题。隐居避世、思古怀远、深山行旅、闲心怡神等,是古代山水画的常见主题。然而在表现高山大川的画面上,作者的思维仍离不开人物的活动,这在古代山水画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4]各个朝代都有一些接近人民生活的乡村山水画,明显留有人物的印记。画家通过点景人物的活动,或者没有人物出场,但画面中的村舍、道路、小桥、河流、田畴,分明与人有关,是经过适度改造的大自然。它的关注点在于人类的生存状态,成为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的结合体。这种画,多数就是当代所谓的“田园山水”。当时叫作“村野之景”,数量很少,系画家偶而为之。从现有的研究看,它最早出现于五代,现存有五代南唐赵幹的《江行初雪图》。“村野之景”绘画的出现,直接受到田园诗的影响。如果说陶渊明还是偏重于隐逸快感的话,那么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出了形象生动的纯正田园之美。继赵幹之后,宋代的惠崇画出了《沙汀丛树图》、赵令穰画出了《湖庄清夏图》、李迪画出了《风雨归牧图》、还有佚名的《柳塘放牧图》等等。这些古代的田园山水画延绵不绝,影响了沈周、王翚等后代山水画家。与绘画的起源、发展一样,田园山水画从无到有,具有很强的魅力。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对生存状态的关注,藉自然生命的活力抒发出人的理想情怀。
村野之景入画,是山水画的发展,也是绘画发展的进步现象。但它的发展非常缓慢,一直延迟到现当代。这是人类审美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符合绘画发展规律的。由于山川激动人心的崇高壮美,加上知识分子画家中隐逸思想盛行,深山野岭一直在山水画中占据主体地位。时代发展到20世纪末叶,山水画的创作者与观赏者渐渐不满足于程式化过强、清冷而缺乏生气与激情的出世型山水,逐渐赋予山水画新的意义,并向其边缘领域拓展。表现大山大水的画,视角从高峰峻岭、山石瀑布伸向山区生活深处,如高原、冰雪、云海、森林、新建设等。以描绘建筑物为主的城市山水,包括集镇和园林,从山水画中的宫阙界画根基上发展成现代形态。海景山水从古代山水画中的水景法开始,受国外海景画的影响,也发展成山水画的一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田园山水画得以发展,它的视角瞄准平川乡村景物,并把它作为主体来表现。
田园山水画内容的特征
田园山水画的现代兴起,要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辛亥革命过后不久,社会的视线更多地关注平民生活,产生了许多描绘平民生活的绘画,其中就有 “渔樵耕读”的题材。50年代以后,各画种中出现了大量直面乡村、表现农村生活的作品,反映农民物质、精神生活改善,农村的新建设、新面貌;大量的农民画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对农村题材的兴趣,必然影响到山水画。这些作品虽然大部分是人物或人景并列的风俗风情画,但也有一些是以风景为主的。推动田园山水画出台和发展的力量,是乡村生活内容人们的亲切感。为数不少的山水画家在创作大山大水之余,也关注乡村题材,很多作品在书籍报刊上发表、画展上展出。参与这类题材创作的画家中有齐白石(1864-1957)、陆俨少(1909-1993)、林风眠(1900-1991)、李可染(1907-1989)、傅抱石(1904-1965)、钱松嵒(1899-1985)、宋文治(1919-1998)等大家。20世纪末叶,更出现了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研究或者创作田园山水系列作品的画家。
至此,一个山水画的题材分支——“田园山水画”“画目”已经形成。它与峰岭、城市、海景山水并列为山水画的四大题材分支。这四个分支既有山水画共性的一面,又有各自特定的范畴、内涵与技法。当然,体现其自身特质的主题也各有不同。在当代,山水画传统中的高士隐逸主题早已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为祖国河山写照。宏伟壮丽的山河、原生态景观、新的建设面貌等主题都是峰岭山水、城市山水、海景山水之所擅长。而对乡村故乡的思念和爱恋之情,对生态之美的求索、建设生态文明乐园的时代理想,这两大主题则更多地存在于田园山水画之中。
我国长期处在农业经济社会里,生活虽然不够富裕,但充满着诗情画意。质朴的传统道德、真诚的人际关系、平和的生活状态、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难以忘怀。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村的自然经济已经发展得相当好,而对大自然的开发比较适度,环境尚未被污染,朴素友爱的民风、传统的风俗文化尚存,乡村的风景十分和平、宁静、优美。从抗日战争时起到改革开放大潮,大批农村人员离开故土走向外地,这些包括画家与观众的人群,记忆中的家乡是多么美好。当他们看到表现家乡情景的绘画作品时,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思乡是人之本性、爱国的基础,爱国怀乡永远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由于田园山水画容易画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细节,因此思念故乡便很自然地成为田园山水画的一大主题。
现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乡村的传统风貌。或者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本来就与生态自然循环存在着矛盾。等到经济发展成熟时,才意识到当时毁坏了的生态之美,已经无法恢复或重新建立了。同时被毁坏的还有民俗文化——前代人民生活史积累的文明样式。在这样的时代,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观。“新的伦理观所追求的文明,不再是传统的农业文明,也不再是工业文明,而是生态文明。” [5] 基于这个理念,城市也应渗入田园的元素。画家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寻找行将失落的美丽田园风光,画下生态之美的记忆,画出理想的生态文明乐园。而这种画面,也正是当代观众所寻求的审美理想。画家从抒发自己的感情出发,继承“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希冀人们重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不致给后代带来过多的遗憾,这便是田园山水画的第二大主题。
田园山水的两大重要主题都来自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因为它触动人类的生命需求,所以人们对它容易产生美感。绘画的起源是审美的兴趣,关注点却在于生命,它从一开始就是入世的。绘画艺术既来自绘画者与赏画者的共同兴趣,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主题必然会受到欢迎。那么,田园山水是否就完全是入世的绘画呢?显然不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山水画,历来就是非常讲究虚静、淡泊、空灵、含蓄的艺术。诚然,田园山水与峰岭山水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它是被适度开发过的大自然,天生具有人间的气息,要把它画成完全出世几乎不可能。但它同时又是含蓄的,它没有直接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即使有人物也是处在点景的地位。它很少直接表现经济的、社会的情节,而更注重于精神的、理想化的世界;它重在创造自然、平和、宁静的意境,在空灵的境界中显示生命的活力;它在淡泊的襟怀中,揭示自然的、心灵的美。儒家的积极乐观与道家的虚静冲淡在田园山水画中融为一体。如此,田园山水又有出世的一面。
结论
所以据我看来,田园山水画的出现和延续,以至终于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画目,是人类审美能力提高的结果。它是绘画艺术发展的必然,对山水画是一个有意义的拓展。田园山水画作为山水画的一个题材分支,它具有山水精神的共性,也具有它的特定内容和审美内涵,因此在主题上也有它的侧重点。爱国怀乡、生态乐园理想是它的两大主题,体现了积极的人文关怀,也是画家人格展现的空间。田园山水画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是兼而有之的。而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从文化渊源、题材内容的特征来看,现代田园山水画的内容本质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2010年3月19日于快然楼
附注:
[1]《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快然楼艺谈》第10页,200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陈兆复《中国古代岩画概说》,《中国岩画》第10页,浙江摄影出版社。
[3]《左传》:“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4]举例如《明皇幸蜀图》、《高逸图》、《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江行初雪图》、《笼袖骄民图》、《寒林骑驴图》、《秋山问道图》等都是以人物活动命名的山水画。
[5]钱俊生、余谋昌主编《生态哲学》第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文发表于2010.6《美术观察》
张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