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画廊 >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14:42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锘�
锘�
锘�

   点击进入>>书法家邱振中个人主页

    关于书法创作,我最关心的是这样几个问题:当代书法创作意义何在;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寻找新的关于创作的理想;我们还能不能找到这种理想;如果有必要,也有可能,它是什么,它与过去的理想是什么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理想。

    在中国历史上,书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知识者必备的修养,是引导人们完善内心生活的手段,同时又是人们训练审美感觉、寄托审美理想的领域;此外它还是一种个体娱乐的形式,一种调节身心状态的手段。今天,书法的这些功能,有的被别的事物所取代,有的渐渐退至边缘,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术上仍然是重要的;作为一种资源,用于当代艺术创作,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创作——用毛笔进行高水平的汉字书写——还重要吗?

    在文化界,人们对书法多有批评,其中主要说的是,毛笔字的书写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传统文人的群体人格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当代文化中,书法是不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

    他们所说到的,是书法的一面,但他们几乎完全忽视了书法的另一面。书法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但它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却不是过去关系简单的延续。

    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主要是这样两个方面:一、对于大众文化的意义,这主要指个体通过书法而进行的陶冶、娱乐与调适;二、对于当代艺术史的意义,这主要指的是创造具有艺术史价值的书法类作品,以及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支持。“艺术史价值”是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它需要长时间的检验,但一件优秀作品,即使暂时不能判断其艺术史价值,但它在第一个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后者对前者的涵盖,往往让人们把这两重功能混淆在一起。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代学术已经改变过去的情况,对大众文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这些研究使人们了解到,对大众文化的关注是深入了解社会和人自身的重要环节,而书法对个体陶冶、娱乐与调适的作用,是中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某种机制。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没有见到任何系统的研究。

    书法这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活动,从未进入大众文化研究者的视野,或许是因为进入这一领域的特殊困难,或许是因为书法一直被看做“同流天地”、“中国文化的核心”,人们根本无法设想能把它放到大众文化中来加以认识。

    对书法的文化批评是必要的,但不应该仅仅下一断语,更重要的是思考它怎样形成精英、大众共享的文化特征,以及到今天为止,其中所包含的这一重关系又是如何转化的。

    我们再来看书法功能的第二个方面。

    我曾把当代与书法有关的创作分为三类,但在这里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 “书写”作为一个标志,传统风格之外的现代创作则可以分为:(1)有书写程序并以图形塑造为目标和(2)无书写程序或有书写程序但不以图形塑造为目标两大类。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明晰“书写”在作品中的意义。

    由于书法特殊的视觉形象和复杂的文化涵义,第二类作品越来越受到前卫艺术家的关注,特别是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书法成为他们构思的重要资源。人们不断利用书法创作出有影响的作品。这一类创作对书写水平几乎没有任何要求,评价时也从不涉及书写水平,因此我们下面将要谈到的对“书写”的要求和探索,与这一类作品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类作品所取用的,主要是书法观念上的含义。
第一类作品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重点。

    日本“现代书法”中大部分作品、中国当代与书法有关的大部分作品,都属于第一类。日本艺术家的作品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世界当代艺术中公认的杰作,如手岛右卿的《崩坏》、井上有一的《愚直》等。尽管这一类作品数量不多,但它们已经证明,从书法出发,从书写中直接延伸出重要作品,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点十分重要。它证明了书写、书法对于当代艺术的重要意义。
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创作与此关系密切。

    书法技法是书写经验长期累积的结果,再富有独创精神的现代艺术家,也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增损而已,完全独立发展出一套书写技巧是不可能的。由此,传统风格的书写便与强调书写笔触水平的现代风格作品成为密切相关的事物。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筱曼

热词:

  •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