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 |
音乐人三宝 |
瘦小的身躯,褴褛的衣衫,冻得通红的鼻头,大大的脑袋上顶着三根头发,流浪街头,靠卖报纸、擦皮鞋为生……这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笔下《三毛流浪记》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形象。三毛的故事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话剧、京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一次,一头长发的著名音乐人三宝,将把只有三根头发的三毛,搬上中国音乐剧的舞台。7月16日、17日,由著名音乐人三宝任艺术总监及作曲,关山任编剧及作词、根据张乐平原著漫画改编的同名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将在保利剧院上演。
在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排练间隙,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三宝,听他畅谈心中的“三毛”,以及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的种种态度与看法。
父女两代都爱“三毛”
记者:怎么想到把《三毛流浪记》做成音乐剧?
三宝:几年前,我和关山在做其他戏的时候,有一次聊到我们将来想做的作品题材,就突然想到了“三毛”,一触即发。我跟关山都比较喜欢做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社会批判的作品。 “三毛流浪记”这个漫画作品虽然出现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反映弱势群体的底层生活,虽然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展现,但表达的是成人世界、社会阶层对孩子、对社会的影响,揭示了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也仍然很有影响。
记者:听说您女儿也很喜欢看《三毛流浪记》?
三宝:是,电视台曾经播出过动漫版的《三毛流浪记》,她很喜欢。那时她五六岁,特别安静地坐在那里,看得全神贯注。我小时候也看过这个漫画,那个时候不懂得什么叫社会批判,但是也能看出三毛挺可怜、挺倒霉的。不过,张乐平先生画的这个漫画,最初发表在《大公报》上,其实并不是给孩子看的。所以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首先也是一部写给成人看的作品,但正如原作一样,它也是一部孩子气十足的作品。
记者:这个题材以前曾被多次改编,包括舞台剧的演出,您的音乐剧版有什么特色呢?
三宝:我觉得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音乐剧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记者:剧中都有哪些特别的细节?
三宝:我们找的都是这部漫画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细节,也是我小时候看这个漫画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一些细节,比如擦皮鞋、卖报纸、被抓进监狱等等。结尾挺温暖的。
记者:剧中有反面人物吗?
三宝:没有那么强烈的好人和坏人的概念,比较突出“流浪感”。主要写三毛在流浪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然后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和影响。
记者:除三毛以外,还有哪些主要人物?
三宝:还有两个三毛的小伙伴。一个是小赖子;一个叫小姑娘,三个小伙伴一直贯穿整个戏。
记者:这部作品的舞美风格也很有特色。
三宝:舞美尽量保留了原著的漫画色彩,而且特别简洁干净。这个戏的整体气质就是这样。
记者:对《三毛流浪记》的演出,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
三宝:我特别希望能给现代人、无暇思考的人们多一点时间和机会去思考。
借“三毛”表达自己
记者:《三毛流浪记》是您的第三个音乐剧作品,您对音乐剧的探索目前到什么阶段?
三宝:还在摸索。我也没什么经验。音乐剧在中国也还是萌芽阶段。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总有人在做,就会慢慢被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