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美术台 > 赏析 >

观《清明上河图》解读绘画的形式语言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1日 14:11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美术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在实际绘画构图中,空间构成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比如中国山水画中的长卷,往往采用边走边看边画的自由方式,与其说是“散点透视”不如说是“游动”视觉感受的重新组合更为妥当。用西方人的时空观牵强地解释中国人对绘画空间的建设是不妥当的。见图,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如敦煌壁画、马王堆的帛画等作品,画家不受任何成法约束,将各种物体忽大忽小,忽此忽彼,忽倒忽正地组合于同一画面,造成幻觉似的空间世界。画家的思想能够驰骋宇宙,遨游太空。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一个局部,我们犹如从高空往下看,场面宏大,情节复杂,引人入胜。它表现了北宋京都汴梁在清明节这一天,从郊区到京城的繁华景象。画面上繁多的人物、船只、屋舍,互相重叠而不堆砌,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有条不紊,有序曲,有高潮,非常精彩,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画的游动空间意识,是讲画面不受某一点的限制,综合众多不同的视点,把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事物的多面性和画家多次观察的过程,也就是说,画面空间中反映了时间的变化。比如北宋画家郭熙提出的“高原、平远、深远”等,并不是西方人的透视方法,而是一种观察方法。因此在中国画的山水画中,山里山外的小桥流水,山上山下的茅屋寒舍,山前山后的老屋牧童,这些景须画家多次观察才能看到,即所谓“山形步移”和“山形面面观”的理论,然后把“每远每异、每看每异”的数十百山的形状绘制于一山。人在山中饱游沃看,视点不只在一个点上,而是在游动之中,所得之山,不唯一侧一面之观,然后得全山于胸中,所谓“胸中之壑”,得山水作画,在展纸之间,已心游无外,入隽淡而得超越。得三种象度观察和体味,统摄山中游观之所得,高远者,从山中看山壑,观山高,此乃上下关系;深远者,从前山看后山,窥山背之景,此前后关系;平远者,从近山看远山,望远景,此远近关系。三远法总括看之所得,将山水活化于心胸,如造化般生成。韩拙《山水纯全集》补充了郭熙的三远,成阔远、幽远、迷远,步步移,面面观,视线上下兼顾,左右流转,俯仰万象,表里俱察。观者不满足目极无穷,而是在流转顾盼中目识心记。在艺术活动中,视知觉映象与表象活动相交织。董其昌的“石分三面”理论,不是西方人的分面法,而是画石头时,我们要从不同的三个角度去观察。

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