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民间美术 >

民间艺术:寻“虎”迹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1日 16:51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在中国民俗中,虎具有辟邪和镇宅之用。旧时大户人家在两扇门环处安装虎头铺首,驱邪避凶,保主人平安富贵。民间则有屋中设虎像、摆布老虎、挂虎画虎字等习俗,都是希望借助虎的超自然力量来驱逐毒害,并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反映到民间工艺方面,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布老虎,其虎头虎脑的形象尤其受小朋友的喜欢,成了很多孩子童年温馨的记忆。在山东就有这样的童谣:“宝儿宝儿,你别哭,给你做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吃麻胡”,“老虎上墙,小孩长得强,老虎上炕,小孩长得壮”,反映出人们对布老虎的喜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日用品的商品化,民间关于虎的风俗正在不断消失,作为民间工艺活化石的布老虎也逐渐被遗忘。为更好地保存这份民间记忆,发现文化之根,通过田野调查为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前沿报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派出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师生组成的布老虎田野考察小组,深入到山东、山西、河南三地展开了一场田野寻“虎”行动。

      

       在山西由于制作布老虎的土壤还在,艺术特征基本保持原地域特征。这一点在运城尤其突出。因为这里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的进程相对缓慢,相应的使用民俗依然保留着,这里有些村庄被称为“巧巧”村,有一大批善于绣花的巧手,手工技艺得以延续。从品牌效应角度看,山西有些地区如长治的布老虎也在逐步走向商品化,不过因为这里的布老虎大多数是纯手工制作,产品的制作数量不是太多,所以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可观,手工艺人的生存现状不太乐观。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