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16:26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北京日报
木版水印 |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的版画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中国传统版画主要是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传统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传统版画是“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作于公元868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古代典籍的插图基本上是木刻版画,并以小说戏剧的绣像、绘图内容最为丰富,它的黄金时代是在明万历年之后的70年间。
近日,笔者采访了传统木刻版画收藏家秦杰先生,了解到传统木刻版画也叫雕版印刷,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套版套色。即不同的颜色使用不同的版套在一起,用传统的宣纸经过多次的工艺印制而成。传统的版画是集画家的艺术风格、雕刻家的艺术风格、宣纸的天然美感以及整体的美术设计,是“四美合一”的精致艺术。但因木刻版画起源于民间,在古代并未受到重视。徽派是雕版印刷版画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发展在17世纪前后达到高峰,包括连环画、彩色插图、插页等,是独立出来的一个画种。
木版画起源于雕版印刷的一种单刻。工匠把需要画的线条雕刻在木板上,在中心涂以黑色油墨,把纸铺在板上,用刷子用力一刷,在力和墨的作用下使得水墨和宣纸相契合,形成纸上的艺术品。所谓套色是第二次印刷,还是同一张纸,用另外一块板准确地放在上面。对应地使用另一种颜色再刷一遍,以此类推可以套成各种颜色。套版套色工艺过程如果可以循环进行成百上千次,就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现今主要的技艺已经失传,无法再达到曾经的艺术高度。
套版套色版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手工印染在宣纸上,强调版画与宣纸的契合。工业发展使得人们逐渐忽略了纸张这个重要载体,现代纸张也已不再是“纸寿千年”。而承载在宣纸上的中国古代版画,宣纸的效用不言而喻,例如《八大金刚》的窗贴作品,套版之准确,用色之精美,淋漓尽致地彰显在纸张之上。
套版套色的另一特征为凸版印刷,我们现在所谈及的印刷纸品一般而言均为平面印刷。明末徽派的拱花饾版技术正是利用宣纸的延展性好这一特点,实现了凸版印刷。即在水印环境之下,让纸张充分吸水,外加笔墨渲染,赋予作品国画般的意境:花瓣脉络、虫鸟眉目,桥头水波、山间云痕,达旨传神。所谓水印就是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印刷,使得宣纸在水热均匀的情况下达到一定饱和度。例如齐白石《新记诗笺谱》的一只鸟的版画作品,其效果逼真,色彩叠加厚重,同时不失毛笔的笔尖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