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民间美术 >

老艺人忧叫卖现状 技术难度和生存压力影响传承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16:46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中国台湾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女叫卖大王张桂兰

       臧鸿的离去,引发民俗学者和叫卖老艺人对叫卖传承现状的担忧,传承内容的技术难度、传承人面临的生存压力,影响着叫卖的传承。东城区文委“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建业表示,政府在免费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外,正在广泛收集叫卖的资料。

       叫卖“另类”发音学问大

       “叫卖传承下去,很难。”79岁女叫卖大王张桂兰表示,叫卖靠的是一副好嗓子,声音要洪亮,传播距离远。“我天天去公园练嗓子一个小时,年轻人能坚持的太少了。”另外,叫卖还有旋律在里面,音是最主要的,没有的话,怎么吆喝都不好听,全得靠自己的嗓音来调配,叫哪样就要有哪样的味道。

       张桂兰称,对于学叫卖的老人,有儿时的历史记忆。而现在年轻人没有,很难学出那个味道,又缺乏坚持,“有的学俩月仨月就跑了。”

       “没有像臧鸿这样的老人口传心授,这些东西很难传承。”北京京味儿叫卖艺术团团长孟雅男说,臧鸿去世后,称得上是第一代老北京叫卖艺人的,只剩下7位老人,其中年事最高的已有83岁,老人们正式的徒弟只有5人,徒弟们再收徒弟也只有5人。其他人都是因为业余爱好而在学习叫卖,或是相声演员要学一些叫卖片段。

       孟雅男称,为了传承老北京叫卖,2005年,老艺人发起成立了北京京味儿叫卖艺术团,以培训班、舞台表演、大赛等形式,希望引起社会对叫卖的重视。为了让叫卖声更好学习,艺术团打破了口传心授的传统办法,除了课堂上播放老艺人的叫卖声外,还用拼音注释的方法,把特殊发音标记出来。比如“大小金鱼”里,“大小”的发音在叫卖里会读成“打消”,这里面“学问大了”。

       “叫卖是一个很随意,很民间的东西,整理挖掘不是很容易的事。”北京民俗学会理事、青年民俗学者韩硕称,当年老北京的叫卖声,四九城都不一样,天南海北的口音,哪儿的都有。比如,修雨伞、擦皮鞋的,南方人居多,修洋铁壶的,多是沧州口音。臧鸿对170多种叫卖进行了整理,会按着不同的口音来吆喝,不能一味地追求北京话的味儿,进入误区,“新人能学到多少呢”?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邓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