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民间美术 >

女人撑起的百年“葡萄常”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7日 17:44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中国文化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葡萄常第五代传人常弘

       大冬天见到水灵灵的葡萄,于今已不觉新鲜,日益发达的生物技术早已让葡萄四季常在。但是在百年前的清朝,能看到非应季的水果那绝对是一种奢求。可以想象,1894年大雪覆盖的彻骨严冬,在慈禧六十大寿的寿宴上,看到桌上摆着一盘鲜嫩欲滴的葡萄,慈禧该是多么凤颜大展。当太监告诉她,这葡萄不能吃,是玻璃做的,老佛爷不仅没有怪罪进贡“假葡萄”的官员,还赏赐有这一技艺的蒙古人“天义常”的牌匾。为了感恩老佛爷恩典,这位蒙古人改姓常,就叫“常在”,后来此项技艺代代流传,常家做的葡萄因此也被称为“葡萄常”,从此在老北京城“葡萄常”的盛名一直流传。

       迟到的传承人

       葡萄常从创始人常在算起,一直传承了5代。前四代均是口传心授,一直从事料器葡萄制作。然而到了第五代,虽然常家人丁兴旺,却无人继承。常家祖传的手艺从第三代传人常玉龄1986年去世后就断了档,沉寂了10多年,几乎失传。

       2003年,北京一家媒体发表了题为《“葡萄常”难寻,绒鸟不再》的文章,感叹“一门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艺术就此失传”。常家第五代后人常弘,这时已经年逾不惑,因为企业改制而内退在家,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料理家务。妹妹常燕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姐妹俩看到这篇报道后深受触动,常弘说:“常家还有后人,‘葡萄常’不能就此失传。”

       虽然常弘年幼时姑奶奶常玉龄一心想让她继承家传,但是那时常弘对此并没有上心。据常弘回忆,和其他的家族手工技艺不同,葡萄常制作葡萄的每一步工艺并非都由女传人们亲历亲为,严格保密的只是几道工艺,即“上色”“上霜”“攒珠”。这几步别说是学徒,就是自家的男人和媳妇都要避开。为了培养常弘的兴趣,常玉龄经常在常弘面前演示。她说:“当时虽然学习的兴趣不大,但是有时看到姑姑的一招一式,我也会做一些尝试。”长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对恢复家门手艺充满了信心,但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制作葡萄的第一步工序“吹珠”就让常弘姐妹犯了难。有句老话讲“葡萄像不像,还得看吹匠”。常弘清楚地记得,“吹匠指的就是用玻璃料吹葡萄珠的李师傅。”当年,李家吹珠,常家上色,两家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作坊。可是,当年会做的人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年纪太大无法做活儿。最后打听到在河北定兴有个人会吹玻璃,以此为基础,加上常弘的记忆,“葡萄”的型终于吹了出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常弘姐妹做的葡萄终于亮相。2004年秋,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5周年民间艺术展上展出了常弘、常燕做的葡萄。失而复得的手艺能否代表“葡萄常”的传承?常弘说:“那时,我们心里挺没底的。”所以,他们专程把做出来的葡萄送去给李淑惠老人看,她是“葡萄常”传人在世时唯一的外姓徒弟,老人大为震惊:“这俩丫头怎么琢磨出来的,从外形到颜色都那么像老东西!”常弘说:“她不敢相信那架一米见方的盆景葡萄是从没摸过‘葡萄’的我们做出来的。其实我自己有时都难以相信,毕竟,我是年过40才学做葡萄的。”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邓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