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7日 14:43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鲁荒王陵重见天日
上世纪60年代末, 九旒冕出土于山东邹城县。邹城群众在九龙山开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墓道,立即报告了文物部门,山东省文物工作者,在省、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下,在解放军的直接配合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于1970年春至1971年初,对朱檀墓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使埋藏在地下600多年的文物重见天日。
鲁荒王陵位于邹城市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陵区北依九龙山,南与朱山遥遥相望,东、西有卧虎山、玉皇山拱卫,陵前有“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地面建筑有御桥、陵门、陵恩门、享殿遗址、明楼等;地下有朱檀、汤妃、戈妃的墓室。朱檀墓距地表26米深,仅次于帝陵(定陵距地表27米),而其他亲王陵仅距地表6米左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全长20.6米,分前后两室,平面呈“T”字形,封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前保存完整。这座工程浩大的陵墓,系在山上凿石开圹,然后用砖砌垒,动用土石方约20万立方米。据专家估计,按当时情况,以200个劳动力计算,需二三年时间才能建成。据当地群众传说及有关专家实际考证,陵区原建有内、外城墙(现外城墙遗址处尚存琉璃砖瓦),外城墙周长4000米,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这在亲王当中规模最大。
朱檀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如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等,既是鲁王朱檀王府生活的真实缩影,也反映了明朝时期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而且填史补阙,对于研究明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荒唐”的亲王朱檀
说起冕冠的主人,就是被朱元璋谥为“荒唐”之名的“荒王”朱檀。朱檀(1370—1389),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洪武三年出生。1370年5月2日(明太祖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明太祖朱元璋诏诰天下,封其年仅两个月的儿子朱檀为鲁王。朱檀自幼礼贤下士,博学多识,好诗书礼仪,颇得朱元璋喜爱,15岁就藩兖州,辖兖州府4州23县。后来他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希冀长生,最终适得其反,“金石药,毒发伤目”,本来有大好前程的鲁王就这样命丧黄泉,年仅19岁。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非常痛心又恼怒,认为朱檀的行为荒唐至极,因此给了他一个恶谥,名叫“荒王”。
朱檀是明代最早去世的亲王,其墓葬里出土有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许多随葬品具有明显元末明初时代特征,是明代“藩王级”文物的最早代表。
不仅如此,我们从出土文物的性质也能看出,这位短命的亲王虽然荒诞不经、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丹而白白葬送了一生,但他居孔孟之乡,深受礼仪之邦文化的熏染,喜爱诗书礼乐,与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相伴,常常颂诗读书、对弈弹琴,文人气质浓郁,品位也颇为高雅,这不禁更让人为之遗憾和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