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书画 > 艺术前沿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专家组首站赴天津观摩指导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28日 17: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专题推荐

原标题:

 下午,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副部长赵鸿友,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寇士恺也到现场视察了天津市整体创作情况。一对一指导完作品后,由天津美协常务副主席王书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中国美协专家组成员谈了观看作品的感受,指出了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龙瑞从中国画角度谈起,他说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的创作主题非常重要,但不是事件、情节的说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意境意味不足,特别是山水、花鸟画大多是工笔画形式,形成一种模式化的跟风和雷同现象。人物画有些想法很好,但功力不够,形象缺乏典型性,不能够感染人和打动人。

孙为民感受到大家画画的热情,交流的激情,他也谈到当前油画界面临的问题是样式化和概念化的现象,不少写实油画是照片和图片的拼贴。他提醒大家对此要保持一种警觉。照片可以作为辅助,但要重视表达的直觉感受,不为照片所囿。他指出好的油画一定产生于作者好的状态,是作者长时间的积累和技艺的磨炼,对喜欢的艺术风格的探索。这次感觉有两极比较突出,一是于小冬的作品很有力度,就是长时间的基础磨炼获得的造型能力和从生活中捕捉的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和情景,在画作都得到体现。二是张京生教授的抽象表现性油画,是画家多年对油画基本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对油画语言的锤炼,才使得画面产生的交流的情感因素很浓。

刘寿祥与天津水彩画界很熟悉,由于水彩画作品不多,对每一幅作品都做了详尽的点评,并跟大家交流自己创作的心得和经验。他讲到水彩画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天津的水彩画发展势头也很好,创作力量也很强。他感受是作者们平时画得比较鲜活,但转为大展的创作有些死板,问题在于水彩画在天津还没有形成学科化的研究,画面感略显陈旧,力度不够,缺少转变为创作的办法,要运用工具、借助外来力量如油画,来刺激水彩画做一些新的尝试。水彩画一是现场画写生,二是在画室创作,因而技术性、材料的要求更高,使画面更精致到位。

原天津美院院长姜陆对天津美术界情况非常熟悉,他说,今年天津承办中国画展区,借些东风,天津市各方面都高度重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他谈到版画的间接性绘画特点,对版画价值来说,强调技术技巧,讲究形式,关注生活,要有真切感受。当前版画进步很大,从技术层面来说,条件优越齐备,艺术技艺提升,国际交流频繁,版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天津是版画重镇,虽然地域文化特点不是特别明显,但受约束少,有利于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他强调作品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在整体面貌上要形成合力,例如参展作品的装裱等要到位。

吴长江书记最后重申专家组工作的意义,不仅是对作品进行观摩指导,了解整体创作情况,还要帮助各地推进各方面工作,更重要的是为大家加油鼓劲。他说,五年来中国美术发展迅猛,观众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办好全国美展是一个大课题,中国美协作为具体承办单位,如履薄冰,多次调研,不断地完善各项工作部署。此行印象最深的是大批青年作者的创作热情,积极参与到创作中,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把创作视角投入到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上。他也澄清了一些创作者的理解误区,全国美展并不总是宏大叙事,而是五年来中国美术发展的汇总,是不同艺术主题、风格、样式的集中展现,更可贵的是表现普通人的情感打动人的作品。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社会的关注。是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不论题材样式,表现性的、抽象的作品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积累。希望青年美术家们有抱负和志向,在如今最好的历史时期,要有定力,选择好表现的对象和方式,不断磨炼和尝试,花大气力和时间来进行语言的修炼和完善,用一生的精力找到合适的语言,保持敏锐的感觉,执著地去追求艺术的真谛。希望通过全国美展的平台,为后世留下留存史册的精品力作。

天津市美术家也表示,能参加这次高质量的面对面的观摩指导活动,机会难得,对大家的创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截止交稿日期还有一个月时间,之后会采纳专家们的建议意见将作品再认真打磨和完善,有决心拿出更好的作品备战全国美展,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全国美展 美院 的新闻

860010-1121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