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赏析 >

收藏古砚须过十关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7日 16:49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透视今天的收藏市场,玩瓷玩画的人比比皆是,而玩砚特别是懂砚的人则是寥若晨星。究其何故?古老的砚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据笔者观察,现实生活中,经常贩砚的古玩商“不知端砚青花为何物”的人大有人在,就连著书立说的专家也说不清龙尾砚和歙砚的异同。因此,藏砚者要想“成家立业”,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花钱买垃圾不说,恐怕想入门都难!一方砚从看到买,通过看、摸、闻、敲、听、掂等手段,通常要让它连过“十关”。

       一审  包浆断新老

       古砚从仰韶文化起步到明代时期隐退,前后经历了近6000多年的历史,明代之后的砚台通常称为“新砚”。藏砚第一关就是要从砚台的包浆类型和磨损痕迹等古旧气息中,迅速鉴别出新老。比如:从沁蚀、墨锈入手,分出生坑、熟坑;从包浆、磨痕入手,判断其传世长短等等。其中,“看懂包浆和磨痕”最为重要,因为包浆和磨痕是砚台流传过程中外表形成的老化和损伤痕迹,好比人脸上的皱纹和手上的伤疤,最能体现时光的印记。重点则是要学会分清自然分化剥蚀、累及损伤和一时敲砸做旧损痕的不同,重点识别铁砂裹埋、鞋油涂抹、茶水浸泡和墨汁及胶等形成的砚台“做旧包浆”,从而将低仿新砚拒之门外。

       二看  型制定年代

       型制是砚台的外表形象,不同时代的砚台都有其不同的流行特征。比如:汉晋流行三足砚,唐代流行凤字砚,宋代流行抄手砚,明清砚大多堂池分开等等,掌握了这些大的风尚,再结合砚池、砚堂和砚足的不同细节特征,就能够对一方古砚“老”到什么年代,做出基本准确的判断。

       三赏  工艺分精粗

       砚雕工艺与其他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轨迹,从问世到隐退,整体上经历由粗陋到精美的演进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比如,唐砚在开创中讲究雄浑大气,宋砚在求新中追求边线劲挺,明砚在质朴中喜好简洁大方,清砚在繁缛中力求工不厌精,因此,评价一方古砚的工艺精粗,应重点放在同时代的砚艺坐标系中进行比较。

       四辨  砚材断砚种

古砚的材质是断代和定级的重要标志,除金属类、陶瓷类、玉石类、漆木类等少见易识的砚质外,石质砚台即是藏砚的主体,又是难分难辨的重点。如果作为专业收藏,我们仅仅满足于知道“端紫、歙黑、绿洮河”是远远不够的,既要把识别端歙洮澄“四大名砚”作为主攻方向,还要掌握不同砚石的标志性特征,这样,才能将一方方陌生的古砚与传说中的砚石对号入座。

       五识   品纹明贵贱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砚台的品名纹理,除了赏心悦目外,还是发墨、下墨和好用的“名牌”标志。比如端砚,凡是带青花、鱼脑冻和蕉叶白的砚石都至嫩至密,磨起墨来才会“热锅塌蜡,发墨如油”。再如歙砚,只有龙尾旧坑石和带银星、金星、罗纹和眉纹的老坑石才堪称“金声玉德,杀墨如风”。值得注意的是,古砚的品纹大多“水下现身”,且被包浆和墨垢掩盖,不可能一目了然。因此,笔者淘砚时,常常随身带水,既便于洗去赃物、发现裂痕,又能观察品纹、识珍辨宝。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邓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