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民间美术 >

民间杂技“老少斗” 自己和自己玩摔跤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18:00 | 进入美术论坛 | 来源:太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一老一少两个穿着清朝补服、头戴官帽的人撕扯在一起,摔得难舍难分……这个叫做“老少斗”的民间杂技曾经在民国年间的山西社火或庙会中非常盛行,特别是被称做 “摔跤之乡”的忻州,在“老少斗”的旁边就是真人的摔跤场子,两边都有很多观众,一个真摔,一个假摔,很是有趣。

       “老少斗”中的摔跤与山西著名的民间杂技“二鬼摔跤”的原理是一样的,即一个人扮做两个人在假摔,只不过“老少斗”表演者穿的是清朝官服,两个假人头不是鬼,而是一老一少两个候补知县。老的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神情似乎余勇可贾;少的洋洋自得,全然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二人愈战愈勇,互不相让,脚下各使绝招,试图把对手摔倒,但厮斗许久依然难分高低。二人撕扯时滑稽的表情令人发笑,对摔时勾脚、扳腿、腾挪、翻滚的技艺更令人惊叹……想起当年看印度电影《流浪者》时,很为拉兹与自己打斗那场戏着迷,觉得一个人能跟自己打得如此有声有色,简直妙不可言。后来才发现,我们的民间原来早有了比拉兹更精彩奇妙的摔跌打斗技艺。

       “老少斗”还有一个民间故事版。相传清朝末年,有一老一少两个候补知县候缺住在客栈里,由于久候不补,囊中羞涩,情绪烦躁,两人一同到酒店喝酒。吃喝完毕,穷相毕露,都不想掏钱,于是互相奚落,恼羞成怒,最后干脆上手打斗起来。

       “老少斗”也称做“二贵摔跤”,一老一少是两个候补知县,可称得上是“二贵”了。有研究者说民间杂技 “二鬼摔跤”源于“二贵摔跤”,由于“贵”与“鬼”谐音,所以以讹传讹,成了“二鬼摔跤”,名字有了变化,道具、脸谱也随之变化。此说是将该民间技艺的本原和演变关系前后颠倒了。“二鬼摔跤”脱胎于原始宗教歌舞或神鬼歌舞,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应该是此杂技的本原,而 “二贵摔跤”(“老少斗”)一定是出于讽刺目的借用了“二鬼摔跤”的基胎改变而成,不是什么谐音以讹传讹。至于“老少斗”的杂技版和故事版,哪个产生早,哪个产生晚,这个官司实在不好判定了。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邓莫南